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癌症篩檢/30-39歲青壯族 半數大腸有瘜肉

2014/03/21 06:00

洪小姐(左)及吳小姐(右)因參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意外發現瘜肉並切除。(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大腸癌為台灣頭號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舉辦大腸癌篩檢活動,發現有近6成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民眾有瘜肉並切除。值得注意的是,30-39歲的族群發現到瘜肉的比例達51%,40-49歲比例更高達64%,提醒青壯族群勿輕忽。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預防大腸癌的不二法門,就是全民練「5」功,也就是「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害」及「定期篩檢」,唯有透過調整健康生活型態才能夠遠離大腸癌威脅。

賴基銘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2010年大腸癌發生人數14,040人,大約每37分鐘中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有鑑於國人大腸癌發生率快速竄升,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連續4年主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鼓勵國人力行大腸癌篩檢。

賴基銘指出,去年參與追捕瘜肉活動共有4,511位民眾報名,其中有701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有403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發現率高達57%,其中更有13人屬於早期大腸癌(含原位癌3人),而第一期大腸癌存活率高達90%,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32歲的洪小姐就是在活動中發現瘜肉,她沒有大腸癌家族史,但是記憶中,小時候家族常舉辦烤肉活動,因此她猜測可能小時候頻繁的燒烤飲食造成瘜肉增生;33歲的吳小姐特別喜愛吃肉,去年因為肛裂、血便就醫,發現直腸轉換處有一個0.8公分的腺性瘜肉,並切除。

賴基銘表示,大腸癌從異常病變癌化為癌症組織,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若能每1-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約可以降低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透過這次活動的數據分析,30-39歲被追捕到瘜肉的族群中,僅9%有家族史,顯示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發生與後天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都息息相關。

賴基銘強調,有家族史不再是大腸癌提早篩檢的唯一指標,若是屬於愛吃紅肉、高熱量及高動物脂肪食物的族群,篩檢年齡都應該提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