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開放性動脈導管 足月兒也可能

2014/03/06 06:00

文/金仁福

劉小妹未出生前,在媽媽的肚子裡接受「高層次超音波」、「胎兒心臟超音波」等產前檢查時,醫師都告訴劉媽媽:「胎兒很健康。」

劉媽媽在懷孕38週後自然產,生產過程也都很順利。但在照顧劉小妹時,發現她的心跳比較快,脈搏特別強,還有點呼吸喘的現象,於是媽媽帶她去看醫師。

醫師聽到劉小妹的心跳聲中有心雜音,於是安排她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劉小妹患了「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先天性心臟病。

動脈導管是胚胎時期第六腮弓發育而來,其連接肺動脈及主動脈。由於胎兒的肺部沒有呼吸功能,而是透過胎盤的有氧血在胎兒循環中,一部分經卵圓孔,由右心房流入左心房,另一部分有氧血,由肺動脈經動脈導管流入主動脈送至全身。

出生後,氧氣刺激「動脈導管」的平滑肌收縮,再經過血小板栓塞、纖維化等機轉使「動脈導管」變成韌帶,阻止了血液在肺動脈及主動脈的流通。

剛出生的嬰兒有一段過渡期,動脈導管逐漸關閉,如果出生一週後仍聽得見心雜音,就必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了。

「開放性動脈導管」在所有先天性心臟病裡佔了5%到10%,通常發生在早產兒。如果出生後「動脈導管」一直都沒有關閉,因主動脈的壓力較高,血液會往肺動脈的方向流動,造成肺部充血,出現呼吸喘的症狀。肺部血流量增加,由肺靜脈流至左心房的血液也會跟著增加。臨床上可以發現,左心房有擴大的現象。如果這種情形一直都沒有改善,最終會導致心臟衰竭。

治療上,一般採用漸進式方法,先用內科療法,如限水、利尿劑、非類固醇類抗發炎類藥等。

開放性動脈導管2mm以下可用心導管將金屬螺旋線圈堵住動脈導管將其閉合,大於3mm的動脈導管可用Amplatzer關閉器將之閉合;如果心導管方法失敗或小朋友太小無法進行心導管手術,或合併開放性動脈導管以外的先天性心臟病,才考慮外科手術血管結紮手術。

(作者為心臟專科醫師,現任職金仁福診所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