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妤
嬰兒看不懂字,為什麼需要「親子共讀」呢?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結果發現,愈早開始「共讀」及每週「共讀」頻率越高的孩子,其語言發展明顯優於較晚開始的孩子,且往後的學業成就亦越高。因此,越早提供孩子成功的「共讀」經驗,可提升孩子的整體語言能力,預防語言發展遲緩。
◎「親子共讀」怎麼開始?
●創造適合閱讀的環境:為了從小培養閱讀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示範看書的情境,讓孩子模仿閱讀行為。避免在有太多干擾的環境中進行親子共讀,如果在看電視的空間中,孩子容易被強烈的聲光刺激所吸引,而無法將注意力放在聆聽父母的聲音、語言上。
●提供舒服的共讀姿勢:較小的嬰幼兒,父母可以讓寶寶靠在自己的胸前,以相同的方向看繪本,用手指著描述的圖片說給寶寶聽,引導孩子做聽與看的連結,同時透過溫暖的肢體接觸,提供孩子愉快的互動經驗。
對於較大的幼兒,可面對面講故事,增加父母與孩子的眼神交會,提供父母講述故事時的肢體表演、臉部表情等經驗連結。
●選擇符合年齡發展的繪本:3歲以前,讓孩子認為閱讀是一件好玩的事即可,因此可選擇一些可以操作遊戲的書,如洗澡書、布書、觸摸書、厚紙書、音效書等;3歲後,可選擇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繪本一起閱讀。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維持注意力時間的長短,會依其發展年齡不同,當共讀時,若孩子被其他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父母可改變唸讀繪本時的音量、音調、說話速度,與誇張的說話方式來吸引孩子;亦可配合繪本的內容,演出繪本中的動作,增加孩子的理解力,提升注意力;或在故事片段中加入一些肢體互動,如繪本中有螃蟹時,可用手指模仿出螃蟹的大螯,在孩子的手上做出夾、夾、夾的動作,讓孩子感到有趣,吸引他的注意力。
透過這些方式,孩子可在共讀的活動中練習延長注意力時間,為以後學習奠下好的基礎。(作者為苗栗大千醫院語言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