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失智警訊 喜「講古」、愛「妄想」

2013/05/25 06:00

▲多陪伴長者參與團體活動、多關心、就醫治療,可以減緩老人失智症狀。(照片提供/陳廷任)

文/陳廷任

◎案例一:69歲的王老太太退休後獨居在家,喜歡動物的她平日飼養一隻可愛的小狗Lucky為伴,最近半年卻整天在村莊裡到處尋找,表示她養的貓不見了,但其實她並未養過貓;有時候又哭得很傷心,說Lucky生的幾隻小狗都被壞人偷走了,但其實Lucky是隻公狗。

◎案例二:72歲的林老太太,退休後和兒子、媳婦一家同住,原本身體硬朗的她心疼兒子媳婦工作辛苦,還會幫忙做家事,但最近3個月卻常常忘東忘西,曾經忘記在煮東西而燒焦鍋子;吃過飯後忘記吃過,向兒子告狀指稱媳婦不給她飯吃;忘記金飾放在哪而找不到,認為是媳婦偷走等種種行為引發家庭衝突。

以上都是老人失智的症狀,患者的記憶力、執行力等認知功能變差,最近發生的事情記不住,以往的事情反而還記得,所以會變得喜歡「講古」,重複說以前的事。

除此之外,他們講的有些是不真實的、想像出來的事情,醫學上叫做「妄想」,例如:前述的王老太太認為小狗被偷走、林老太太的金飾被偷,都是屬於妄想。

妄想和記憶變差、重複說話,都是失智症患者早期和中期常出現的症狀。

建議照顧者首先自己不能急,不能氣,就像小時候,長輩也是這樣一句一句慢慢重複地教我們,現在,我們也一樣需要耐心去傾聽,而不要感到不耐煩,也不要爭論或對質,以免徒增家庭紛爭。

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尋找,並建立一些因應對策,例如:列出物品清單,將常用品或貴重物品(如眼鏡、鑰匙、存摺等)放在固定地方。

若確定了根本沒有那些東西,只是妄想,那就得針對不同的情境運用一些方式,舉出一些客觀的證據來幫忙患者建立現實感。例如:澄清Lucky是公狗,不會生小狗,以解釋根本沒有小狗,但長輩若是妄想很堅定,無法用證據說服,那就運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將話題引導到另一件事情上。

另外,建議平日生活可以幫患者建立一套規律的活動,包括一些合適的運動或是簡單的工作、參與團體、終身學習,儘量充實日間的活動,以免一直沉浸在妄想的內容。

老年失智症若未給予治療,通常都會逐漸惡化,提醒為人子女的,平常就要多關心長輩的健康。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