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心律不整 中風風險高5倍

2012/11/20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近來氣溫驟降,陸續有腦心血管疾病患者緊急掛病號。醫師表示,民眾如果長期有心律不整的問題,中風風險也會比一般人高,尤其患者如果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更是中風高危險群,建議不妨用藥預防中風。

81歲的黃奶奶,每日早晨都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某日晨間照例出門運動,沒想到剛踏出大門,卻突然昏厥、應聲倒地,嚇壞後方正準備出門上班的兒子,緊急送醫救治下、撿回性命,經醫師診斷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連立明指出,估計約有10%的缺血性中風患者,其實是因為心房顫動(AF)所引發。

連立明指出,心房顫動是國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依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盛行率約為5%以上,隨年齡增加,80歲以上盛行率更接近10%。

很多患者平常只覺得心臟好像會怦怦亂跳,但因為身體沒有大問題,也就與之共存,卻不知道會心房顫動可能導致血液中出現血凝塊、形成血栓,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出5倍。不少人甚至是中風送醫後才知道,自己有心房顫動的問題。

連立明指出,這類心房顫動患者目前並無法用藥讓心臟律動完全恢復正常,但可以使用抗凝血藥物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過去部分患者擔心服用抑制凝血功能的藥物可能反而增加腦出血的風險,不過最新研究顯示,新型的抗凝血酶抑制劑,除了進一步減少35%的中風或全身性栓塞風險之外,其副作用、也就是顱內出血機率比傳統藥物降低一半以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