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醫學研究〉年輕鼻咽癌患者治療後 中風風險高

2012/07/01 06:00

文/李清池

台灣鼻咽癌的發生率遠較西方國家高,這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6至7。

鼻咽癌因腫瘤部位在鼻咽部較不易手術,其對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反應較佳,所以治療上,主要仰賴放射線及化學治療。

國外文獻已指出,放射線或化學治療將來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中風就是值得留意的副作用。這是因為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後,容易對血管造成傷害,使血管硬化,加上化療可能使得凝血因子凝血,引發血管阻塞,因而導致中風。

為探討鼻咽癌病患接受治療後發生中風的風險,自全國性資料庫中,蒐集1094位鼻咽癌病患及適當的對照組,追蹤8年後,比較兩組發生缺血性中風的比率。結果顯示鼻咽癌病患中有5.7%罹患缺血性中風,對照組有5.3%。

年輕的鼻咽癌病患經治療後,將來罹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較正常人高;年齡小於55歲以下族群在接受治療後,罹患缺血性中風是對照組的1.66倍。

若是本身就有一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年紀在55歲以上的男性、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時,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若無危險因子,也最好每3年做一次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建議年輕鼻咽癌病患族群,應特別注意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控制與治療,最好戒菸、規律運動與少鹽、多吃蔬果等健康飲食。

在治療上,可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接受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或銳速刀及定期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這項研究已刊登在《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期刊上。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