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判斷寶寶食物過敏 有線索可循

2006/02/13 06:00

文/顏宏融

古羅馬詩人Lucretius曾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如此的大,一個人喜歡吃的肉糜,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是毒藥。」用這句話來形容對食物過敏的寶寶再貼切也不過了,因為一般健康寶寶可以喝的牛奶,可能就是引起過敏寶寶食物過敏的元凶,特別是異位性體質的寶寶比較容易會有食物過敏。

所謂異位性體質指的是,家族裡,具有皮膚濕疹、氣喘或是過敏性鼻炎的遺傳體質,比較容易產生過量的免疫球蛋白E引起過敏反應。

根據台灣的統計,若父母之一屬於異位性體質,所生的小孩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是過敏體質,如果父母親都是異位性體質,則寶寶高達二分之一的機率為過敏體質,可能會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現象發生。

在醫院裡,可以用食物過敏性皮膚試驗和血清中食物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兩項檢查,做為食物過敏的輔助診斷工具。有時家長會懷疑到底寶寶有沒有對食物過敏?根據Ives AJ學者發表的研究,要判斷是否對食物過敏可以從以下的線索來著手:

●先找出懷疑的食物。

●吃下去的時間與發生過敏反應的時間,間隔通常不會太久。

●吃下去的量越多,過敏反應越大。

●再吃一次會有同樣的反應。

●煮熟後,通常比生食的過敏反應來得小。

●要排除掉是否可能因為烹調過程中,加入其他食物而過敏。

(本文作者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