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韌帶斷裂「理論上」應該採用「手術治療」,且因組織細密,想要復原效果好,就要用「微創」、「關節鏡」手術重建,而且是愈早治療愈好,別拖延治療的時機。
文/葉文淩
阿誠(化名)是一名電子新貴,自從在大學唸書起,便熱愛踢足球,因此被同學戲稱為「體育班班長」。幸運的是,他服的兵役是替代役,在工研院服務。在一次比賽中,因為場地泥濘,他想跳起來頂球,卻沒跳起來,而對方球員又撞上他的膝蓋。他只聽到「啪」一聲,接著再也起不來了。
一群人急忙把他抬下來,只見他的左膝腫得像足球一樣,一點力氣也沒有,踢球是想都別想了,此時連走路都有困難。雖然冰敷了一整晚,隔天狀況依舊。
於是,他先去看「拳頭師」,膏藥也貼了,藥也吃了,疼痛情形有改善,但仍然膝蓋腫。於是他陸續拜訪幾家骨科醫院,並做核磁共振檢查,結論是膝蓋「前十字韌帶斷裂」,有醫師說「復健就好了」,也有醫師叫他「不要運動了」,可是阿誠怎麼可能不踢球呢?另外,也有醫生說「開刀也不保證會好!」當然也有醫師主張開刀。
問題又來了,有醫師說膝蓋要開一個大傷口,但也有醫師表示,只要幾個小傷口。有醫師說,「開刀要兩、三小時」,但也有醫師說「半小時即可」,讓他左右為難,不知道十字韌帶斷了到底要不要開刀呢?這個問題真的是不好回答,韌帶指的是連接骨骼的結締組織,基本組成是由一條一條像繩子一樣的纖維纏繞而成,這些小纖維主要是以第一型膠原蛋白為其成分。膝蓋的韌帶主要作用是連接股骨(大腿骨)與脛骨或腓骨。因為存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關節外的韌帶(如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關節囊),以及關節內的韌帶(如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
基本上韌帶斷掉是「一定」要「治療」的,只是有些用「非手術治療」即可,如內側副韌帶。但大多數韌帶斷裂「理論上」應該採用「手術治療」。因為是一個很重要的構造被破壞掉,必然會有不良的結果,試想一個人若沒有大腦還活得下去嗎?但為何阿誠得到的答案是如此分歧呢?主要原因就在於韌帶治療,若想要得到好結果,就一定要用「微創」、「關節鏡」手術重建其解剖構造。而且是愈早治療愈好,別拖延治療的時機。
目前不管是前十字韌帶或後十字韌帶重建,均應採用雙股韌帶重建。而且為避免手術併發症,手術應該要快、狠、準。一般前十字韌帶手術不應大於一小時,後十字韌帶手術不應大於一個半小時,正因為技術門檻高,因此手術結果差異相當大。這也就是為何阿誠如此迷惑與不解的原因。
但以阿誠為二十多歲、男性、運動員,想運動,其實是非手術不可。手術的目的就是要讓阿誠再現昔日體育班班長的雄風。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桃園分院骨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