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久置導尿管 感染紫色尿袋症候群

2010/10/13 06:00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

「醫師,我家阿公的尿袋怎麼是紫色的?」署立台東醫院泌尿科主任許維愷近來進行居家訪視時,有長期放置導尿管患者的家屬提出疑問。

許維愷表示,這是因為患者泌尿道感染導致「紫色尿袋症候群」,色素越深沉,細菌數量越多,雖不常見,仍須找出原因,避免引發併發症。

尿袋出現紫色等「不正常」顏色,常會造成照顧者或家屬不安,以為身體出現嚴重問題,或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許維愷說,「紫色尿袋症候群」除紫色,也可能出現紅或藍色,即使更換導尿管,幾小時到幾天後仍可能出現,顏色會隨著時間而加深。

長期放置導尿管患者常因照顧觀念及作法不正確,易有泌尿道感染,「紫色尿袋症候群」的發生率約1/500,需要多種因素剛好湊在一起,才會出現,表示患者身體出現問題,且合併泌尿系統感染,嚴重時可能引發敗血症。

許維愷指出,早期於北部看診時,10年也只遇上5、6名病患,但現在台東地區,一年總會遇上1、2個病患,推斷與氣溫較高,及照顧者的訓練不足,導尿管更換頻率低有關,另外,男性因攝護腺可分泌鋅,有助抗菌,女性因尿道短,感染率較高。

感染患者宜多喝水,每日至少維持2000西西尿量,增加更換導尿管頻率,尿管與尿袋位置應正確固定。此外,多喝蔓越莓、維他命C等,有助降低尿液中的細菌量,才能減少感染等併發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