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寒氣逼人 老人骨折病例增加

2009/12/27 06:00

文/賴大維

天氣變冷,老年人骨折的案例也變多,尤其是高齡患者,一旦骨折通常都是粉碎性,而且不會只有一處。最近就有兩名分別是96歲及97歲的高齡患者同時因骨折住院。

其中96歲的老太太是在家裡跌倒,造成左邊股骨頸及股骨粉碎性骨折,另一名97歲的阿公則是手腕橈骨及股骨頸骨折,經送醫後,緊急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和家屬都很辛苦。

老年人因行動遲緩,應變能力和肢體活動協調較差,天冷更降低各項功能,如果又加上中風、心臟或肺部疾病,家人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意外而摔跤。

老年人摔跤,常見的骨折有:手腕附近橈骨骨折、脊椎椎體壓迫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肱骨上端骨折等。

因此在居家生活中,浴室及洗手間地面應保持乾燥、使用底面粗糙的鞋子、門檻不能太高、室內照明適亮、避免堆放雜物、延長線要妥善放置。

人體骨骼內的骨量減少,會造成骨質疏鬆症,40歲以上的人,骨質開始疏鬆,女性比男性更嚴重,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因為內分泌不平衡,骨質疏鬆的情形更為快速。

所謂骨質疏鬆,即是骨新生率小於代謝流失率,當營養不良、蛋白質缺少、缺乏運動、長期臥床、長期的石膏固定、內分泌(荷爾蒙)不平衡、抽菸、喝酒等,都會減少鈣質吸收,導致骨質疏鬆。這時骨質疏鬆的人只要受到一點外力,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骨折。

曾有居住鄉下地區的老年人跌倒後,被送去推拿、敷草藥,沒想到老年人骨質疏鬆,推拿後,不僅造成骨折部位發生粉碎性骨折,原本沒有移位的骨折部位也移位,增加不必要的治療困難。因此老年人發生骨折,一定要迅速送醫。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人骨折的案例隨之明顯增加,盡可能在年輕時多存骨本,日常生活和飲食多攝取鈣質、曬太陽、適當運動等,都可以減少骨質流失,再加強注意生活環境的安全,可減少老年人因跌倒而骨折的意外發生。(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