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可不治療 但有細菌感染風險
文/林頌凱
有一天在門診時,朱先生帶著他的寶貝兒子到醫院看診。小朋友手上拿了一張單子,說是醫師到學校去做學童健檢的時候發現他有脊椎側彎,建議父母要帶到大醫院去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經過詳細的檢查,也照了X光確認後發現,小朋友的脊椎確實是有10度左右的彎曲,但這樣的彎曲角度只要從平常正確的姿勢和運動來著手,就可以有效矯正。
就在他們轉身要離開診間的同時,我發現,朱先生的手肘後面有一顆乒乓球大小的突出物。我叫住了他:「朱爸爸,等一下!您知道您的手肘有突出一塊東西嗎?」朱先生說:「是啊!是啊!這個已經很久了。我曾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說是什麼『水瘤』,有的又說是『肌腱積水』,反正不痛,我也沒管它。很有趣喔!它還會變大變小呢!」
我看了看,又用骨骼肌肉超音波確認了一下,是很典型的滑囊炎。我告訴他:「這只是滑液囊部位的積水而已,如果不會痛,也沒有發炎,不需要治療。」
在手肘後面骨頭最突出來的地方(鷹嘴突),存在著一個滑液囊。平常它並不會腫起來,但如果這個部位受到了外傷、細菌感染,或者是長時間的摩擦,裡面就有可能積血或積水,使這個囊狀物突出皮膚表面,造成所謂的滑囊炎。
滑囊炎又叫做「學生肘」,因為學生時常因為寫字在桌面上摩擦,容易發生這個疾病。
腫起來的滑液囊裡面所積的是關節液,如果抽出來會是黃黃稠稠的液體。在一般情形下,我們的身體會慢慢自行吸收。但是如果滑囊炎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這時候抽出來的就會是混濁而且有臭味的液體,感染所引起的滑囊炎就需要積極的治療。
◎滑囊炎的症狀
●手肘後方長出了一個圓圓的突出物,小的像花豆,大的則像乒乓球。
●局部的紅腫、灼熱、疼痛。
●腫得太大時,會影響手肘關節的活動。
◎造成原因
●手肘後方的反覆摩擦。
●手肘的過度使用。
●手肘後方突然被外力撞擊。
●細菌感染。
◎容易發生的族群
●學生。
●老師。
●上班族。
●阿兵哥(匍匐前進)。
◎運動項目
●手肘常常會接觸地面的運動,例如:足球(守門員)、排球、摔角。
◎要如何避免?
●盡量減少手肘部位的摩擦。
●剛腫起來,或者是摸起來熱熱的時候,表示還處於急性發炎期,可以局部冰敷。這時候如果熱敷可能會更腫。
●在不產生疼痛的範圍內,做關節柔軟的運動。
●如果持續腫脹,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復發,就要找醫師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醫師如何治療?
●藥物治療。
●復健治療:熱療、超音波、短波、電療、運動治療。
●空針抽取:醫師用空針把積在滑液囊內的液體抽出來,必要時,需化驗確認病因。
●局部注射:常配合空針抽取一起進行,這是在滑囊炎已經演變成慢性,而且藥物及復健治療無效時,才考慮。
●手術治療:通常是保守治療(藥物、復健、打針)都無效,或者是常常復發時,才考慮切除滑液囊。
◎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1到3個星期。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