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骨折開刀 會不會完全復原?

2008/08/27 06:00

文/游重銘

「醫師啊!同樣是骨折受傷開刀,我的鄰居早就好了,但是為什麼現在我還跛腳?」常有門診病患有這樣的質疑,懷疑是醫師的手術問題導致術後恢復慢,或是留有後遺症,這時醫師的解釋若能讓患者及家屬了解,常容易引起醫病關係緊張,甚至造成醫療糾紛。

其實骨折手術恢復不完全,真的只是醫師的責任嗎?當然不是。

◎影響骨折恢復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受傷的部位及嚴重程度、病患的體質、醫師的因素(經驗)以及復健的效果。以下分別就各項因素分析:

●受傷的部位及嚴重程度(這幾乎是最關鍵的):一般將受傷的機轉分為高能量(如車禍、高處墜落、槍傷)與低能量(跌倒、運動傷害)。

高能量的受傷較易造成血管神經傷害,使得將來恢復不完全,甚至截肢;也易形成開放性骨折,也就是骨折處有傷口和皮膚外面相通,及粉碎性骨折,使得感染及不癒合的併發症大為提高。相反地,低能量受傷併發症低,較有機會完全復元。

受傷部位也會影響復元期,例如若骨折位於近關節處的海綿骨,則癒合較快,約3個月,但如果是在長骨中段的皮質骨,則癒合時間通常大於3個月。

●病患的體質:通常年齡影響骨折癒合很大,嬰幼兒及孩童骨折癒合速度較快,也有較好的骨重塑性,但成人骨折癒合較慢也較易造成癒合不良,像是腳長歪或長短腳。

其他不利於骨折的因素還有糖尿病、營養不良、貧血、服用類固醇內分泌失調,如生長激素缺乏;相反地,如果病患有適度的運動復健及充足的營養,將有助於骨折癒合。

●醫師的因素(經驗):骨折治療並非一成不變,根據病患年齡及受傷部位,有不同的做法,從打石膏、牽引、外固定、內固定,甚至人工關節置換等,如何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不但要靠醫師的經驗,也要靠醫學的進步。好的治療能以最簡單的方法使病患的疼痛降到最低,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復健的效果:術後的復健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遵從醫師及復健師的指示認真復健,才不會造成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影響活動或步態,即使復健過程有些微疼痛要忍耐。只有在病患和醫療團隊確實配合之下,骨折的治療才會最令人滿意。

(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