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診斷攝護腺癌 不能單靠PSA

2008/08/11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PSA正常不代表一定沒有問題,PSA過高也不一定有癌!台灣男性醫學會理事長王起杰指出,雖然目前多將正常的PSA值定為4 ng/ml,不過,確實有部分PSA值低於正常標準者,被發現其實已經罹患攝護腺癌。

由於這類患者的PSA值多介於2.5到4 ng/ml之間;也因此,近年曾有人倡議,是否乾脆將總PSA的正常值往下修至2.5 ng/ml。

目前該項檢測標準雖未修正,但臨床仍也可透過其他指標配合,來提高PSA的敏感度。

例如,加測「游離PSA」,如果游離PSA除以總PSA值大於0.2,是癌症的機率便較低。

除了攝護腺癌之外,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以及攝護腺結石等患者也會出現PSA過高的現象,但這些患者經藥物治療後其PSA就會下降。

因此,部份醫師也會以PSA的年增加速度(PSAV)、或是單位體積攝護腺PSA(PSAD)來追蹤病患,確認其PSA增加是否是因為攝護腺癌所致。

由於肥胖本來就是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若肥胖的人確實有PSA相對低的情況,則或許未來身體質量指數屬於過重的男性,除了一般總PSA檢查外,不妨加測游離PSA,多一層檢查、減少疾病漏網的機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肥胖之外,長期使用5-α還原?抑制劑也會降低PSA,這類藥物除了用來作為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相同成分也用來治療雄性禿,部分民眾甚至直接將攝護腺肥大藥物自行分割用來治療落髮。為了不影響攝護腺癌的篩檢,這類藥物服用前都應該先確認PSA為正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