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我檢測乳癌還不夠 應定期讓醫師檢查

2008/05/04 06:00

文/劉沛昌

最近媒體上很多明星現身示範乳房自我檢測。此舉雖可提升乳癌檢測率,但切莫因沒摸到腫塊,就心存僥倖,不去醫師那裡接受定期檢查及乳房攝影。

美國研究已經證明,單純的乳房自我檢查並不會提高乳癌病人的存活率。自我檢查本身步驟繁瑣,而且沒有標準化的流程。沒上過課、考過試,很難知道自己檢查做得徹底性和正確性。

人的乳房組織有很大差異,究竟摸到什麼東西是硬塊,連醫師間也難有共識。多數2、30歲的年輕女性,因為結締組織佔乳房成份比例還很高,有時腫塊藏在緻密的組織間而很難被觸摸到。加上大多數乳癌並不長在乳房表面,也不會有分泌物,更降低了自我檢測的準度。

由於人類觸覺的侷限,小於1公分的腫塊有時連醫師也不容易摸出來,遑論一般民眾。等到腫塊大到可以被觸診時,常已過了可以開刀治癒的階段。因此,美國的乳房檢查,一定會包括乳房攝影。在台灣,因為女性乳房脂肪較少,乳房超音波在很多醫療院所因此取代了攝影。

有不少東方女性因文化因素,不願意勤快地請醫生做乳房檢查和攝影。然而一味只相信自我檢查的效果,反而會誤了醫療時機。特別是高危險群,有乳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初經早、停經遲、晚婚、無子嗣、肥胖、長期吃避孕藥,或停經後服用荷爾蒙者,要特別注意。

(作者為美國耶魯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