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珮毓
14歲的陳小弟是典型的過敏體質,從小就有異位性皮膚炎與過敏性鼻炎,每到季節交替或天氣炎熱時,皮膚搔癢與皮疹就變得嚴重,常常搔抓到破皮、流血。經過3個月的中醫調理治療後,症狀有所減輕。連抽血的過敏指數(IgE)也下降一大半。
過敏指數下降一大半
天氣逐漸炎熱,不少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又開始加重了!其中,異位性皮膚炎是1種常見的皮膚慢性發炎性疾病,特徵為皮膚出現濕疹樣病變、劇烈和慢性的搔癢,並呈現復發性疾病進程。隨著膚損嚴重程度的增加,也會影響患者的睡眠、日常活動、以及工作效率,疼痛不適和焦慮、抑鬱方面的問題也會隨之增加。
中醫理論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主要與體內的氣血運行不暢、濕熱內生有關。急性發作期,常以濕熱夾風邪為主,皮膚出現鮮紅的皮疹以及滲液等;慢性期多屬血虛風燥,皮膚表現以乾燥脫屑、色素沉著或苔蘚樣變化為主。氣血不和也會導致皮膚血液循環不暢,使得皮膚缺乏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從而易受外界刺激而發生炎症反應。
中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方法包含內服與外用藥。根據個體情況,中醫師會開立中藥方劑,以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等方式調理體內環境,改善氣血循環,從根本上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外用藥則直接作用於患處皮膚,有助於減輕發炎、搔癢、以及紅腫等症狀,促進皮膚傷口癒合。
日常建議適度塗抹保濕乳液,有助於保持皮膚水分,減少皮膚乾燥和發癢的發生。平時也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於清熱解毒、調理體內濕熱。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焦慮、壓力過大,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則有助於維持氣血的正常循環。
(作者為桃園、林口、台北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