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
茲卡病毒跟登革病毒主要透過病媒蚊叮咬傳播,但台灣乃至亞洲地區卻未有茲卡病毒大流行。對此,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趙黛瑜研究團隊發現,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若曾得過日本腦炎病毒或接種疫苗,會產生中和抗體,抑制茲卡病毒在內的6種黃病毒,研究論文昨已發表在國際《通訊生物學》期刊,並提供未來茲卡疫苗新方向。
論文發表國際期刊 提供疫苗研發新方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邀請趙黛瑜說明研究,趙指出,團隊從登革熱感染恢復後的病人身上發現單株抗體,可對抗至少6種黃病毒,包含登革病毒第1到4型、茲卡病毒與日本腦炎病毒,為全球首見,研究結果也顯示,在台灣同時具有日本腦炎病毒感染或疫苗提供的免疫力和登革熱感染後的抗體,會產生對茲卡病毒的交叉保護力。我國團隊目前正與法國合作找出該抗體有廣泛保護力的機制,對於日後疫苗研發將有重要的影響。
趙黛瑜說,在多種黃病毒好發流行區域,評估公衛疾病時,應考慮此類廣泛性中和抗體的反應,才不致高估疾病的盛行率而浪費醫療資源,造福全球89個有茲卡病毒傳播的國家或區域。但提醒,受限研究只從1名登革熱病人身上找到廣效的中和抗體,仍待日後更多研究證明廣效中和抗體的持續性與廣泛程度,以及證明是否可由日本腦炎疫苗搭配登革病毒疫苗臨床試驗,誘發廣效抗體。
台大醫學院熱帶醫學暨寄生蟲學科教授蕭信宏則說,台灣難取得大量樣本,尤其缺少晚期康復階段的病人檢體,不易將研究推論跟實際情況連結;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冠儀則指出,根據該研究,未來評估登革疫苗時,可同時評估對茲卡病毒是否也有好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