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30多歲國標舞教練王先生5年前開始經常性鼻塞,原以為是感冒、身體太虛,但持續惡化到只能像魚一般張口呼吸,且常有濃稠鼻涕、嗅覺喪失,聞不到飯菜香、工作差點不保,更曾因嗅不到瓦斯漏氣而身陷危險,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瘜肉,鼻腔與鼻竇幾乎被瘜肉、鼻涕塞滿,所幸經手術與生物製劑治療後,恢復良好。
鼻竇炎是因為感染或體質等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發炎、鼻竇口阻塞,其中慢性鼻竇炎合併鼻瘜肉是「困難治療類型」。
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葉德輝表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瘜肉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鼻涕倒流、鼻塞,甚至嗅覺退化、完全喪失。也有文獻指出,病友因鼻塞引起的睡眠障礙高2倍以上風險,嗅覺完全喪失者有較高憂鬱、焦慮及恐懼症風險,甚至少部分可能有眼眶蜂窩組織炎、腦膜炎、腦膿瘍等嚴重併發症。
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 醫師︰拖越久越難治療
台灣鼻科醫學會秘書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戴志展表示,鼻竇炎臨床症狀多樣且缺乏特異性,大部分與感冒、過敏性鼻炎類似,很容易混淆。不過,不同於感冒的無色黏稠鼻涕或過敏性鼻炎的清澈水狀鼻涕,典型鼻竇炎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且伴隨鼻涕倒流、咳嗽,或是兩頰或前額脹痛等症狀,且一般感冒多在2週內痊癒,鼻竇炎的黃綠色濃稠鼻涕則經常超過2週,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就是屬於慢性鼻竇炎,直言「拖越久、越難治療!」
戴志展表示,臨床治療慢性鼻竇炎以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與類固醇藥物為主,其中,手術目的是移除阻塞鼻竇的異生組織或鼻瘜肉,擴大鼻竇開口,提供鼻腔及鼻竇足夠的通氣與引流。
葉德輝補充,國外研究顯示,8成慢性鼻竇炎合併鼻瘜肉病友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體質,術後半年復發比率高達3成5,目前也可考慮搭配生物製劑治療,提升整體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