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頴滋、姜智釗
70歲的沈伯伯中風後,左手和左腳變得不靈活,經過中醫針灸和復健的幫忙後逐漸進步,不過最近幾個月,他發現每個星期大便的次數只有1-2次,有時候得非常出力才能解出如同羊屎的硬便,甚至總是感覺解不乾淨。
便秘的民眾常抱怨一週自行解便小於3次,或排便時腹部疼痛,或大便質地很硬,或上廁所後仍有便意等不適,更有研究發現,便秘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和缺血性中風的高風險因子。
中藥方健脾益氣 助潤腸通便
另外,將近一半的中風民眾在慢性復健期間會有便秘的症狀,造成中風民眾的身心困擾而影響後續功能的改善,解便的過度用力還可能導致其二次中風。
中醫將中風稱為「卒中」,是氣血的突然逆亂,而中風後的便秘常是因為胃腸氣機運行不佳,加上腸道津液不足所致。因此,我們為沈伯伯開立麻子仁丸和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和潤腸通便的中藥。
針灸+ILU按摩法 增循環解腹脹
另外,針灸除了能夠協助中風民眾恢復功能,還能預防中風復發,所以我們在沈伯伯的規律針灸治療計畫中,加上其角、合谷、上巨虛、以及三陰交等穴位(圖1),讓針藥一同緩解沈伯伯的便秘狀況。
我們鼓勵沈伯伯和其照護者採用「ILU」按摩法進行腹部的按摩(圖2)。有研究指出,每天施作2次,每次15分鐘,可以有效增加中風銀髮族群的解便次數,還能改善腹脹等便秘相關症狀。
此外,沈伯伯也和復健團隊討論,透過復健增強解便的核心肌群,還在日常飲食增加了水分、纖維素、還有健康油脂的攝取量,讓解便更加順暢。
經過中醫針灸和用藥治療,加上規律腹部按摩,以及生活方式調整,沈伯伯順利擺脫便秘的煩悶情緒,繼續穩定走在中風的康復路上。
(作者皆為桃園市楊梅區埔心風澤中醫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