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台灣罹患乳癌年齡逐年下修,除了對生命長度擔憂,不少癌友也面臨是否要全乳切除的抉擇。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目前乳癌治療多元化且精準,癌友不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的選擇,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可為患者與其家人保留更多幸福。
44歲的病友Tracy分享,2019年時摸到左胸有個「小鋼珠」大小的腫塊,檢查後判斷無礙,沒想到隔年又摸到腫塊,當時工作忙碌沒去追蹤,後來小腫塊突然變大,讓她驚覺事態嚴重,就醫後確診為HER2陽性乳癌,後來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化療加上雙標靶,3.1公分的腫瘤成功縮小至1.3公分,經乳房保留手術,並積極配合完成後續標靶藥物療程,目前預後良好。
陳守棟表示,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對於腫瘤較大或具高風險淋巴轉移的病患,不僅在手術前有機會縮小腫瘤、提升乳房保留手術機會、降低乳癌期別、增加手術安全距離、減少大範圍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術,並可預先觀察腫瘤對藥物的反應。
雙標靶術前輔助治療 降低23%復發率
陳守棟說,乳癌型態中適合使用術前輔助治療的包括HER2陽性及三陰性乳癌。其中雙標靶術前輔助治療,對於高復發群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不過目前台灣標靶術前治療僅一次健保給付,若要採雙標靶,第二次標靶藥物需自費約40到50萬元。
台灣乳房醫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昨天共同舉辦記者會,並與藝人許瑋甯合作拍攝乳癌年度衛教影片。
許瑋甯分享,27歲時曾自己摸到乳房一顆像是綠豆大小的硬塊,經醫師判斷是經前荷爾蒙影響,硬塊消失後,雖鬆了一口氣,但也因此更重視胸部健康,每2年定期篩檢。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呼籲,癌友應把自身需求擺第一順位,醫病共享決策,將感受及恐懼與專業人員討論,了解最新的治療醫訊,以得到適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