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51歲孫小姐是美髮師,長時間舉手、彎脖,經常肩頸痠痛,每月都去按摩2、3次,包含轉脖子「喀」一下,但日前按摩後,痠痛未改善,反而延伸至左上臂及前臂,伴隨麻木感,連剪刀都拿不穩,掉了好幾次,就醫檢查發現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幸經手術治療已恢復;醫師提醒,喜歡按摩的民眾,過程應盡量避免被轉動脖子,以降低頸椎損傷風險。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美髮師剪刀拿不穩
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明成表示,頸椎共7個節段,提供脖子前傾、後仰、左右彎曲及旋轉功能,也保護中樞神經。像是長時間工作或追劇姿勢不良,或是按摩被轉動脖子等情形,都可能造成頸椎位移或其他損害。
蔡明成指出,門診有時會聽到病人陳述手麻,或一路痛到手心、甚至半夜痛醒,就會發現幾週或幾天前,多數曾因肩頸痠痛接受按摩,並有被旋轉脖子的經驗,或許病患本身頸椎椎間盤有退化現象,再經瞬間外力扭轉,就造成椎間盤突出形成神經壓迫,進而有麻、痛等症狀。
蔡明成說明,這類患者若用藥、復健不見改善,可能要經由手術減壓與重建,減壓就是將突出的椎間盤切除,再重建頸椎支撐力及活動力,必須植入人工椎間盤,有固定式與可動式可選擇,前者固定效果好,但關節活動角度較受限,後者則是可維持轉動範圍較大,但健保為有條件給付。
蔡明成補充,以健保支付價來說,可動式較固定式貴上10倍,因此給付有限制,以治療後活動度最好的4、5節與5、6節椎間盤為主。
蔡明成指出,新光醫院10年間對於單一節段頸椎椎間盤突出個案分析,以微創椎間盤切除搭配可動式人工椎間盤置換,經過1至2天住院觀察即可出院,所有病人均在術後3天內獲得顯著性痠痛症狀改善,其頸椎活動度也較術前明顯增加,並在術後3個月達到最佳活動度,尤其是頸椎第5、6節,其次為第4、5節,且持續追蹤3年後,仍可維持良好活動度,甚至比術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