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頭痛自行服用止痛藥 腎友急性腎衰竭險致命

2021/05/25 05:30

▲患者頭痛時狂吞止痛藥;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軒任)

文/林軒任

45歲黃女士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且腎功能不佳,每次就醫都再三叮囑她不可隨意服藥,但她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且手邊恰有疫情爆發前在日本購買的止痛藥,每次頭痛發作時都會服用,沒想到才一個月,就出現震顫、噁心想吐,食不下嚥等症狀,確診為急性腎衰竭,立即住院洗腎,令她悔不當初。

出現手腳震顫、噁心等症狀

黃女士平時於門診追蹤時,肌酐酸約3 mg/dl(正常值為1.3 mg/dl),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雖然她相當注意自己的飲食及用藥習慣,但因生活壓力大,經常有偏頭痛的毛病,尤其這一個月痛到無法自理生活。於是她持續服用日本購買的止痛藥,雖然頭痛緩解,讓她迅速回歸職場工作與處理家務。

但幾週後,出現手腳震顫、噁心、吃不下飯等疑似尿毒症狀,才趕緊回診,發現肌酐酸數值飆高達到8.9 mg/dl,必須立即洗腎治療,讓她十分後悔。

其實上述例子在門診相當常見,由於止痛藥取得方便,許多民眾為了壓制當下頭痛、經痛等,或老人家膝蓋痠痛或腰痛等不適症狀,往往一痛就吃藥,但服用前,沒有遵照仿單(即說明書)指示或先行詢問醫師,雖然服用後,可能達到解熱、鎮痛、消炎等效果,長期下來卻會對肝、腎、胃造成傷害,服用量過大,更可能危及生命,不可不慎。

止痛藥根據不同成分,可以分為中樞止痛藥、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等3類,其中前兩類可於市面上購得,第3類則必須經由醫師診斷評估才能使用。

▲林軒任醫師提醒患者用藥不可過量;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林軒任)

●中樞止痛藥

常見藥品為乙醯氨酚、普拿疼,經常用於緩解經痛、牙痛、頭痛、肌肉痛和關節炎等,僅能解熱疼痛,並無消炎作用。

此類藥物並不會傷胃和傷腎,但服用過量可能導致肝臟受損,有飲酒習慣者更不宜長期使用,避免產生肝毒性。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上述3類中,唯一會傷腎的止痛藥,由於效果快又有效,是大眾最常服用的藥物,此類藥物多數為處方藥物,必須嚴格按照醫師指示和建議使用。

常見藥品為布洛芬,經常用於抑制發炎、退燒、緩解經痛、頭痛、肌肉痛、牙痛等,雖然同時具有止痛消炎效果,也不具成癮性,卻可能產生過敏,更會傷胃和傷腎。

●麻醉性止痛藥

常見藥品為嗎啡、吩坦尼,為管制藥品,必須經由醫師處方才能使用,因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強力抑制疼痛,當上述兩類藥物均不見效才會使用,故常用於晚期癌症劇痛、術後傷口疼痛等。

止痛藥逾3天未見效 應即就醫

提醒民眾,無論是哪一類的止痛藥,都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若是持續用藥超過3天,症狀仍無改善,應立即就醫檢查。

(作者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