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意方
潛在的牙周病、齲齒、牙髓炎,都會增加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後副作用的發生率。放射性骨壞死是放射治療常見的併發症,骨頭經過放射線照射後,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及組織缺氧,使傷口無法癒合,引發骨頭感染,導致骨質壞死。嚴重的放射性骨壞死,病患需接受下顎切除手術,術後常會衝擊咀嚼功能,大幅降低生活品質,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放射線治療會破壞唾液腺的功能,導致口乾與口腔環境酸鹼失衡,大幅提升齲齒的發生率,若患者治療期間免疫力下降,這些齒源性感染容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發敗血症。因此在放射線治療前,需特別注意口腔健康,以減少口腔感染的機率。
研究顯示,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前適當處理口腔感染,能避免術後副作用。放射線治療前,應會診牙醫師移除口腔感染源,如拆除易藏污納垢的不良假牙、接受根管治療與填補齲齒、儘速拔除嚴重牙周病與無法填補的齲齒、洗牙清除牙結石,以維護牙周健康,並塗氟預防齲齒。
口腔清潔以刷牙最重要,建議使用貝氏刷牙法徹底清潔牙齦與牙齒交界處,配合使用含氟濃度500ppm以上的含氟牙膏,能有效降低約15-30%齲齒的發生率。若口腔有傷口,可考慮每天使用含氟濃度0.05%的漱口水。牙醫師臨床上多給予專業用的氟膠或氟漆,來降低46%的齲齒率,建議塗佈後半小時內切勿飲食,才能達到有效預防齲齒的效果。
先處理口腔感染 能避免術後副作用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於頭頸癌患者在癌症治療期間是非常重要的,口腔清潔的自我維持,攸關癒後及治療的成功率。為了減少放射治療導致傷口癒合不易,侵入性的治療例如拔牙,建議與放射治療至少間隔兩週以上,且放射治療開始後與完成一年內,應停止所有的侵入性牙科治療,唯有增進口腔衛生才能有效減少放射性骨壞死與其他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