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1名45歲婦女因反覆左下腹痛、噁心嘔吐, 陰道出現大量異常分泌物而就醫,經內診發現是因15年前放置子宮的避孕器造成疑似細菌感染,超音波顯示左側卵巢輸卵管有膿瘍約7.3公分,接受腹腔鏡手術將感染側的卵巢輸卵管切除後恢復健康。
超過療效應取出 避免感染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婦產科醫師李竑叡表示,卵巢輸卵管膿瘍是骨盆腔發炎嚴重表現,常見於15到40歲的育齡婦女;罹患風險因子包括:多重性伴侶、伴侶有性傳染疾病、曾骨盆腔發炎過、使用子宮避孕器、常陰道盥洗、15到25歲年輕女性、執行人工生殖技術(如取卵)等。
李竑叡指出,膿瘍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鬆脆類桿菌或其他厭氧菌;若因裝置子宮避孕器而造成感染,常見放射線菌。
至於膿瘍症狀為下腹痛、發燒、畏寒、陰道不正常分泌物或性交、解尿疼痛等,嚴重可能膿瘍破裂或休克。
子宮內避孕器放置後多久需取出?李竑叡說,子宮避孕器有兩種,有含銅金屬的只有避孕效果,像樂母麗、銅T、母體樂等,避孕效果長達10年;若含有女性荷爾蒙,則有避孕和治療子宮肌腺症效果,例如蜜蕊娜(療效5年)、小蜜(療效3年)等。避孕器久放子宮內確有風險,並且有避孕器移位腹腔或膀胱的可能,超過使用的療效後應取出。
若是懷疑子宮腔感染、子宮內膜癌或子宮頸癌、更年期或置入3個月內不適反應等,建議將避孕器取出;有疑問或出現不適,都應尋求婦產科醫師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