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定中
陳先生是文書工作者,常低著頭趕文件。近半年來,他發現很難完成原來的工作,走路緊繃僵硬,連筆都拿不好。當他發現連行走都越來越困難時,才到神經外科門診就醫。
當陳先生走進門診時,他全身僵硬,得要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走進來。
理學檢查時,他的四肢沒有痠麻現象,但有感覺異常,以及四肢的深層肌腱反射增強。經過頸椎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他在第2、3節頸椎(圖1)跟第3、4節頸椎(圖2)都有椎間盤突出,而且脊髓在第3、4節頸椎已有脊髓傷害。因此我們幫他進行第2-4節頸椎的椎間盤切除手術,並置入健保給付的支架(圖3)。手術後,四肢活動力明顯進步。
高位頸椎受壓迫 影響平衡協調
通常大家對椎間盤突出的印象就是上肢或下肢痠、麻、痛這三種症狀。病患通常都會敘述在某些動作或姿勢下會引起痠痛或是麻木。不同位置的麻痛,通常反映不同神經根被擠壓的現象。有時病患並沒有明顯的痠麻痛症狀,而是以感覺遲鈍、四肢僵硬及行動不便來表現,如果同時合併有深層肌腱反射增強現象,我們會比較懷疑是脊髓病變。
一樣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神經根病變和脊髓病變有什麼不一樣呢?簡單來講,神經根病變壓到的是神經纖維,雖然症狀感覺比較嚴重,解除神經壓迫後,症狀恢復得比較明顯;而脊髓病變壓迫到神經細胞,細胞受傷後,不容易恢復正常功能。
脊髓病變會影響到平衡協調,對日常生活功能影響較大,像陳先生的壓迫在高位頸椎(第2、3、4節),幾乎沒有痠、麻、痛的症狀,直接就影響到平衡協調,而無法正常走路。
神經細胞受損 術後恢復緩慢
脊髓病變由於不痛不麻,病患有時候都拖到無法正常走路才來就醫,由於神經細胞受損,通常術後恢復相當緩慢。
雖然陳先生術後感覺走路輕鬆自在多了。但是幫他做測試時,他的平衡協調依然相當差,可能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復健,才會比較不容易跌倒,因此有這類症狀時,還是要趕快就醫。
(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