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37歲的蔡小姐去年發現罹患大腸癌第3期,去年3月手術切除腫瘤後要做12次化療,但才做3次就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虛弱、嘔吐等,讓她感覺生不如死,想放棄治療。經轉介中醫治療後,身體狀況大幅改善,成功完成所有療程,並持續以中醫改善體力,去年年底也重回工作崗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指出,台灣每年新增加約1萬5000名大腸直腸癌病例,有5800人死於大腸癌,目前治療仍以手術為主,再輔助化學或標靶治療。常見免疫力下降、虛弱、疲倦、腸胃消化差、噁心、嘔吐、腹瀉、手腳麻木等不適症狀,有3、4成患者因嚴重副作用而延後治療,甚至放棄,但藉由中醫輔助治療能改善7、8成,完成療程,有助復原,提升生活品質。
中醫改善體力 協助完成療程
中國附醫中醫師葛正航表示,中醫認為,大多數大腸癌患者體質濕熱,化學或標靶治療屬於熱毒,常造成患者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口乾舌燥等症狀,可透過中藥清熱解毒、補脾胃、理氣,或加上針灸穴道,減緩不適症狀,療程結束後,持續治療,利氣清熱,以調整體質,有利於提早恢復正常生活。
另一名56歲的陳先生同樣也是大腸癌第3期,化療時,出現嚴重虛弱、嘔吐和手腳麻木,在接受中藥和針灸輔助治療後,完成6次化療,也順利完成手術和後續化療,現在也持續服用中藥。
葛正航表示,中醫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大腸癌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例如:柴胡、白朮、茯苓等可增加食慾、消脹氣、止嘔吐、健脾胃、補氣。
針對癌症輔助治療,健保有提供癌症西醫住院中醫輔助醫療計畫,及癌症中醫門診照護計畫,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減輕癌症患者治療時,常出現的不適症狀,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