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脊髓損傷復健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019/06/06 05:30

▲利用肉毒桿菌素針對痙攣的肌肉注射,可以有效減少張力。(照片提供/陳冠誠)

文/陳冠誠

脊髓是人身上用來溝通腦部與周圍神經的中樞神經,可傳達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到腦部,也可以讓腦部傳遞訊息來指揮四肢動作。一旦脊髓損傷就會造成運動感覺機能障礙、排尿和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皮膚併發病、自主神經機能異常等問題。

脊髓損傷的患者在急性期處置之後,應該儘早進行復健治療,恢復殘留功能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脊髓損傷患者在急性期過後,容易有痙攣、活動力減少、疼痛、壓瘡、排尿困難、異位性骨化、骨質疏鬆、肌肉萎縮、肢體水腫及代謝症候群等併發症,此時復健的介入就更顯重要了。

復健的部分可以透過傾斜床活動、大小便訓練、輪椅訓練、呼吸訓練、日常生活訓練、步行訓練等,增進病人自主生活能力。同時也需預防併發症發生,如:泌尿道感染、褥瘡、關節攣縮、呼吸道感染、深部靜脈栓塞等。

肉毒桿菌素針 可有效緩解張力

除此之外,如有嚴重張力異常情況,則需藉由適當擺位、牽拉運動、使用副木、復健治療、運動治療、口服藥物等治療來緩解張力。也可利用肉毒桿菌素針對痙攣的肌肉作注射,有效減少張力,增進生活品質。

在台灣,最常見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是車禍及高處跌落,許多患者為青壯年男性,除了身體諸多功能受損,日常生活處處依賴他人,也造成了事業或學業的中斷,得面對家庭、婚姻問題,此時需要家人的支持與照顧,並且積極地接受治療及復健訓練,才能有效增進自我照顧及生活品質,重新回到職場及社會。

(作者為亞東醫院復健科專任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