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柏華
通常民眾得知自己泌尿道結石都會問醫師:「我可以用碰石仔?」通常「碰石仔」就是指泌尿科的體外震波碎石術。體外震波是泌尿科的好幫手,但超過2.5公分的石頭體外震波沒辦法處理,如果加上結石造成反覆的臨床症狀(腰痛、血尿、發燒、腎水腫),此時就需要進行泌尿道結石手術。
結石痛僅次於生小孩
處理結石需考量結石大小與位置,如果結石小於0.4公分、越接近膀胱,自行排出的機會約7到9成,因此這類病人可選擇保守治療,但病人要承受石頭排出過程的疼痛(結石排出是人類一輩子能體會到疼痛的第2,生產為第1名)。
如果輸尿管結石大於0.5公分而且離膀胱越遠,這時候排出機率小,因此會建議碎石術式。
◎以下跟大家介紹幾種不同術式:
●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病人採取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目視下將內視鏡經由尿道進入輸尿管,用氣爆式碎石機或雷射將結石震碎,震碎的碎片可以用結石夾或結石網清除,清除結石後會在體內放置雙J導管。
●傳統經皮腎臟造口碎石取石術:病人全身麻醉,利用透視攝影或是超音波導引針頭進入腎臟集尿系統,再利用擴張器把皮膚的針頭大小擴張到接近1公分的傷口,之後利用腎臟鏡搭配氣爆式碎石機把結石震碎再夾出體外,術後會在體內放置雙J導管與體外腎臟導管來幫助腎臟修復。
●迷你經皮腎臟造口碎石取石術:跟傳統經皮取石術一樣,病人也是採取全身麻醉,利用透視攝影或是超音波導引針頭進入腎臟集尿系統,但使用迷你擴張器撐開,再利用迷你腎臟鏡搭配雷射把結石磨碎。這種術式較不會破壞腎盞腎盂,出血機會更低,也不需要放體內雙J管,以及體外的腎臟廔管。病人術後舒適度好,也不用再手術移除體內導管。
腎臟結石處理的方式,可依位置與大小不同來做選擇,且各種術式都有其禁忌症,如凝血因子異常、未控制的尿道感染等,要視病人的期望與臨床狀況與醫師討論規劃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