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他28歲發病 與「巴金森病」共處25年

2016/11/25 06:00

▲曾國修與巴金森病共處25年,但他積極復健,如今可以滑手機。 (記者林彥彤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

年輕人也有可能得「巴金森病」(也有人譯成帕金森氏病)」!

53歲的曾國修在25年前得知罹患巴金森病時心想:「我才28歲,怎麼會得巴金森病?」

當年女友落跑 現在成家又立業

當時他因右臂出現持續疼痛和僵硬感就醫,不料檢查後發現自己罹患「巴金森病」,原本和女友已論及婚嫁,得知後「落跑」,雙親還視他的病為家族之恥,所幸公司同事鼓勵他繼續工作及積極接受治療,他才重新振作。

收治曾國修的台大一般神經科暨腦血管病科主任吳瑞美指出,像曾國修一樣年紀很輕就發病的患者不多,所有巴金森病患者中,未滿40歲約佔5%,致病原因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曾國修的媽媽在他之後也發病;而大多數患者的發病年齡還是65歲以上為主,致病原因則多半與神經退化有關。

吳瑞美表示,雖然患者因腦內多巴胺細胞退化,導致神經傳導物質不足,進而造成患者出現常見症狀,如靜止性顫抖、關節僵硬、行動遲緩與步態異常等。

值得注意的是,巴金森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只要規律用藥、搭配復健,就可以延緩疾病惡化的時間,且越早確診的患者,延緩疾病惡化的效果越好。

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出巴金森病的十大警訊,包含靜態顫抖、關節僵硬、行動緩慢、走路碎步、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面具臉、講話小聲、關節痠疼與刷牙更衣困難。若發現自己或周邊親友有上述症狀時,要及早就醫治療。

現在曾國修已與病共處25年,他已成家又立業。他說:「得到這病不需要躺著過生活,勇敢面對,生活一樣可以很精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