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關懷加包容 幫忙掃除憂鬱

2006/11/21 06:00

文/達多心

台灣近年來籠罩在一股憂鬱旋風中,但很多人常誤以為患者只是無病呻吟,而這種小疏忽卻往往釀成遺憾。

憂鬱症患者在個性上,通常不易主動傾訴,在發病初期不易察覺,因此有賴於親友的細心觀察,一旦看見他人出現兩星期以上的異狀,就應該主動關心詢問;如果不幸已罹病,患者親友的態度就顯得十分重要。病人往往怕被貼上「神經病」的污名化標籤,和社會新聞裡行為失控的患者聯想在一起,厭惡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所以在溝通上不該帶有鄙視諷刺的字眼。

藥物服用也是一大關鍵,因藥物需持續使用半年至一年以上,而有些藥物可能會有乏力、恍惚、心情低落的副作用。

因此,主動給予關懷和包容將是患者最大的支柱。

(本文作者為重度憂鬱症患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