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丹娜絲後 類鼻疽釀2死!疾管署談預防

2025/07/22 17:20

丹娜絲颱風造成新營區近1500棵路樹倒塌,百年老樹也連根拔起。(記者王涵平攝)

丹娜絲颱風造成新營區近1500棵路樹倒塌,百年老樹也連根拔起。(記者王涵平攝)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中颱丹娜絲對台影響減少,然颱風造成多次積水與淹水。疾管署今日公布全國新增6起類鼻疽確診個案,其中2人因此死亡。疾管署表示,污水與環境積水可能孳生病媒蚊,引發類鼻疽等疾病。

疾管署衛教資料說明,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類鼻疽有潛伏期,從可能的暴露經驗推算至出現臨床症狀之時間,可短至2 天,或長達數月或數年;到了第9天則為發病高峰期。

疾管署說明,感染者大部分症狀並不明顯,常常被人忽略以為是感冒,提醒注意以下臨床症狀:肺炎、急性皮膚化膿與局部淋巴腫大、慢性化膿性類鼻疽、菌血症與敗血症。

預防方法有: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傷者,應避免赤足於污泥或污水中。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清洗乾淨,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暴露於濕土。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疾管署提供)

實際上2024年曾發生嚴峻的類鼻疽疫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強颱凱米之後,1個月出現69例類鼻疽,其中13例死亡,全年累計119例本土個案,其中24例死亡,創下歷年紀錄。羅一鈞呼籲,風災後,民眾清理家園,切勿打赤腳或穿拖鞋,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且戴上防水手套與口罩,避免被鐵釘等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

相關新聞請見

風災後清理家園別穿拖鞋! 避免重演去年類鼻疽破百例

健康網》風災後1週 飲食、環境傳染病要慎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