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惡夢不只是睡眠困擾,更可能加速老化,甚至提前死亡。研究指出,頻繁做惡夢者,提早死亡風險竟高於抽菸與肥胖,堪稱「被忽視的健康殺手」。科學家示警,改善壓力與睡眠品質或能有效逆轉危機。
根據《獨立報》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與失智症研究機構合作,分析19年數據,涵蓋8至10歲孩童與26至86歲成人共逾18萬人,結果發現每週做惡夢者,70歲前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以上,甚至比抽菸、肥胖、飲食不良或久坐危害更高。
研究指出,惡夢擾亂睡眠品質與時間,影響細胞修復,結合長期壓力,導致細胞老化加速。研究主持人歐塔庫醫師指出,睡眠時大腦無法分辨夢境與現實,惡夢引發劇烈生理反應,包括心跳加速、冒冷汗等,長期下來皮質醇飆升,影響細胞老化速度。
專家提醒,不論年齡、性別、種族或心理狀況,惡夢與早死風險皆高度相關,約4成高風險者可歸因於此。不過好消息是,惡夢可藉由睡眠衛生、壓力管理、治療焦慮或憂鬱等方式改善,甚至僅是避免觀看驚悚影視,都可能有效減少發生頻率,遠離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