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投書「刺胳針」批台灣醫療瀕崩潰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錯誤百出!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知名醫學《刺胳針》(The Lancet)上竟出現一篇文章提到「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分享,群組內出現這則訊息,是一篇很短的「讀者投書」,並非研究論文,不僅附檔Supplement material錯誤,引用台灣COVID住院死亡率文獻資料也是錯誤的,呼籲期刊自行撤稿,或是文章作者中部某醫學中心內科住院醫師自願要求撤稿。
陳志金在臉書專頁「Icu醫生陳志金」發文指出,該文章引用台灣媒體的幾篇報導,在談急診壅塞、官員的不當言論、護病比、護理離職潮、薪資、COVID住院死亡率,然後結論是「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雖然住院醫師寫文章探討台灣健保,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投書,應該要更嚴謹,最好是有專門的老師指導比較妥當。
陳志金說明,文中提到「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台灣住院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高達58.2%,而日本僅為12.5%」一看就知道是錯誤!台灣COVID住院死亡率,不可能高達58%,循他引用的文獻查證,這是一篇長庚的論文,探討的是110名重症插管病人在不同COVID時期的臨床表現。而這58.2%是Omicron病人的占比,並不是「死亡率」,死亡率是40.6%(Omicron)和15.2%(Alpha),是重症插管病人,也不是「住院死亡率」,根本就是亂引用。
陳志金說,這樣聳動的標題,很容易會被特定媒體和國家炒作,原文作者或是衛福部疾官署應該撰文去澄清,以免誤導國外不知情的學者。而《刺胳針》也不應該在沒有確實查證之下,允許這樣的標題。
隨後陳志金補充,醫界前輩評論這件事「沒有提出任何具有實證等級的研究成果,只能當成實證等級最低的『專家意見』,參考就好」,但他認為根本是連「專家意見」都不能算,充其量只是一篇「根據媒體報導和幾篇文獻寫的『引用錯誤的閱讀報告』,再配上一個聳動的標題刊登如此不負任的文章,實在有損《刺胳針》的公信力!上次發生類似事件,是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寫信要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