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政府力拚2030癌症死亡率降低3分之1,讓罹癌不再是生命的終點、患者仍能擁有下階段的人生。癌症希望基金會指出,治療過程對於病友仍會造成一定的衝擊與身體負擔,在此過程中就應通過「運動處方」,協助患者養成合適的運動習慣,讓癌友未來可以更順利的回到正常生活。
物理治療師林昭印指出,身體因治療而極度疲憊的狀態下,許多癌友都會對運動抱持疑惑的態度,除了「什麼時候開始」外,更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運動類型、尋找合適的協助者,因此完整的運動處方需要醫師、治療師與教練共同規劃,並在過程中持續提供建議與協助。
運動教練林冠廷進一步說明,完整的運動包括熱身、運動、緩和等3個階段,而一套完整的運動處方應該包括運動類型、頻率、時間、強度、訓練量、進階規劃等,通過各條件配合下,兼顧肌力、肌耐力、心肺、平衡、敏捷等運動指標維持與訓練效果。
對於癌症病友運動的好處,北醫大附醫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政毅表示,已有證據顯示,運動可改善癌友焦慮、憂鬱、疲憊、淋巴水腫、生活品質、身體功能等,另有部分證據顯示,運動同樣有助於增進癌友骨骼健康與睡眠品質,且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為癌友回歸正常生活做準備。
然而,謝政毅指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資訊網(NCCN)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度運動與75分鐘高度運動,但癌症希望基金會與高醫大2023年調查發現,癌友僅25%做到高度運動、以每週1至2次為主,有做中度運動者則有64%、但每週仍是1到2次為多。
謝政毅說,41%的癌友是因為醫療人員或專業運動指導員建議,產生運動動機,不論運動強度,每次時間以10到30分鐘為多,偏好類型依次為散步或健走(79.2%)、爬山(20.1%)、騎單車(17.1%),但44%的癌友受疾病與治療不良反應影響,活動意願非常低落,當下只覺得「活下來最重要」。
不過,謝政毅強調,通過適當的運動、維持身體機能,才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國家長照政策不能只是提供民眾失能後的拐杖、輪椅等輔具,更應從源頭就採取預防措施,協助民眾維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