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高齡82歲黃爺爺前陣子開始,只要上廁所肛門就會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總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然而出血情況持續將近1個月,家人的堅持下他才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黃爺爺的直腸內有一顆4.6公分大的瘜肉,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醫師以經肛門微創手術替他切除瘜肉,隔天就出院,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化療或放療,只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莊偉表示,直腸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長度因每個人生理結構不同而有差異,約略在12至16公分不等,由於位於狹窄的骨盆腔內,周圍同時有膀胱、輸尿管、攝護腺或子宮卵巢,因此若有腫瘤或瘜肉要切除並不容易。
陳莊偉說明,簡單直腸瘜肉可以在大腸鏡檢查時一併切除,而複雜的腫瘤或瘜肉就要透過腹腔鏡手術或傳統手術來處理,不過就必須連帶切除部分腸段並進行腸吻合,術後可能發生腸道癒合不良滲漏的風險或可能需暫時依賴腸造口排泄,相當不方便。
他指出,經肛門手術的好處是利用肛門的自然孔洞,無須另做腹部切口及腸段切除手術,但是以直腸腫瘤來說,傳統的經肛門手術只能針對小於3公分和周徑小於直腸30%的腫瘤,且必須在離肛門口8公分的位置才能執行,而做法與痔瘡手術類似,即是將肛門口撐開伸入器械處理,所以光線無法照進去、視線範圍有限、助手協助受阻都會影響手術效果。
陳莊偉指出,經肛門微創手術的好處是結合內視鏡影像系統和特殊手術操作管路,但凡在距離肛門口15公分內,未達乙狀結腸的直腸病灶都能處理,因為微創方式不會傷害到肛門括約肌,而且在3D內視鏡影像系統與4K高畫質放大螢幕的協助下,醫師和助手的視野範圍不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