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3日)凌晨不到10分鐘內發生2起芮氏規模過6的地震,但第一時間會以為自己血壓飆高、中風、貧血,甚至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師余雅雯指出,中醫常見的頭暈原因有:水飲代謝不良、肝風內動,痰蒙清竅、氣血虛弱。
余雅雯在臉書專頁「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表示,頭暈是每天在門診中都會遇到的病症,中醫理論認為「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氣血虛弱,或是水飲上泛,也是頭暈的原因。頭暈目眩沒有特效藥,只能讓醫師診斷,是什麼病因病機所引起。
水飲代謝不良導致
余雅雯說,這類型最常見,例如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內耳淋巴代謝不平衡,在改變姿勢時,會眩暈特別厲害,有些合併耳鳴、悶塞感,中醫根據辯證,可用溫陽、健脾、利水飲,或壓力大者,會用平肝息風,靈活運用。
肝風內動 痰蒙清竅
余雅雯指出,很多銀髮族、高血壓族的頭暈,跟上述內耳疾病不一樣,是在靜止狀態中,安靜坐著,也覺得胸悶頭暈,這些甚至是心血管阻塞,血管狹窄的前兆。若開始出現口眼歪斜、手腳不靈活,可就要提高警覺就醫檢查。
氣血虛弱
余雅雯提起,她常見到林黛玉型的虛弱女,說起話來氣若游絲,驗血時血紅素永遠偏低,伸手把脈,手指冰冷,脉象重按無力,在月經過後,總像大病一場。很多憂鬱症的病患,就是這一類型這類型治療,其實短期最容易見到效果,「補血先補氣,血行風自滅」,加上百會穴溫灸提氣,多數在一個月內,臉色就較紅潤。
余雅雯強調,頭暈目眩不可怕,就醫時和醫師詳細描述「什麼時候會特別暈」、「眩暈有加重因子嗎?」、「有做哪些事情,眩暈比較減少」、「眩暈發作時,有合併其他症狀」,讓醫師詳細診斷病因,用針灸用藥物緩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