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眼鏡與助聽器是協助五感中的視力、聽力的工具,但為什麼助聽器卻不像眼鏡,一戴就好?食藥署說明,許多人對聽力損失的想像,可能只是聽到的聲音「變小了」,但事實上,聽損沒有那麼簡單,以視覺來說明的話,音量半小大概等同字變小;難以分辨頻率大概等同字變模糊;對時間序列的解析力下降則像是字出現殘影且不齊全。
食藥署在臉書專頁「食用玩家-食藥署」發文,及食藥好文網邀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黃上維、張晏銘說明,耳朵是接收聲音的管道,分成外耳、中耳、內耳,隨後透過聽覺神經將聲音訊號傳遞至大腦解讀,任何一個區域出了差錯就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失。戴助聽器無法一戴就好,原因除了助聽器硬體的外部限制,如麥克風收音的品質與距離影響,人耳的生理也有內部限制。
黃上維、張晏銘表示,對少數「傳導性聽損」者而言,聽力損失相對單純,只要聲音的「音量」被放大還原,克服了外耳或中耳的阻礙,就能有正常的聆聽潛力,然而多數「感覺神經性聽損」者,損失的不單是音量,尚有對高低音「頻率」的差異分辨,如此當說話語音與環境噪音的頻率太過相近時,大腦很難將語音從噪音中抽離;以及對聲音「時間序列」的解析力降低,因為大聲音(或比較重的音節)會遮蔽緊跟其前後的小聲音,加上生活中的語音及噪音忽大忽小,大腦很難在交錯的聲音中鎖定目標語音。
黃上維、張晏銘指出,現代助聽器有許多進階功能,如頻率降轉技術、噪音消除技術,能協助濾化聲音,幫助聽損者更好接收到目標音,但無法從本質上根治感覺神經性聽損敏銳度低的問題,因此助聽器是以矯正聽力損失、利用殘餘聽力為目的,有賴後續聽能復健訓練以最大化助聽器的使用成效。在購買時,務必選擇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助聽器,並根據個人需求,找到最適合的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