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45歲女子無症狀,健檢做胃鏡發現胃壁異常隆起,顯示有黏膜下腫瘤,就醫進一步做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疑為胃基質瘤,經手術切除證實是胃基質瘤,雖然是惡性,好在腫瘤還小,切除後只需要觀察。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指出,若腫瘤已經造成潰瘍出血、腹痛、吞嚥困難、食慾不振、壓迫感等5症狀,恐已無法手術。
林相宏在臉書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發文指出,胃基質瘤顧名思義就是「黏膜下腫瘤」就是長在黏膜層以下的腫瘤,而人體的胃壁很厚,可以分為4層,包含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一般所謂的息肉或是胃癌都是長在黏膜層,而黏膜下腫瘤就是長在其它的層面。
搞清黏膜下腫瘤 靠內視鏡超音波
林相宏表示,黏膜下藏著各式各樣可能的腫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基質瘤」等,要區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內視鏡超音波,因為只有內視鏡超音波才能探索黏膜層以下的世界,就好比要看媽媽肚皮下的寶寶一定要用超音波來看,不能用肚子圓或是尖來判斷男女。
林相宏強調,好在這些腫瘤常常還是以「低惡性度腫瘤」無主,意思就是這些腫瘤雖然歸類為惡性,不過他的變化相當慢,常常都是幾年才會惡化,早期切除後也只需追蹤,不過如果腫瘤已經造成症狀像是潰瘍出血、腹痛、吞嚥困難、食慾不振、壓迫感,大部分腫瘤都已經相當大,已無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