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若蹲下時需要墊腳尖,或雙腳張開才能蹲到底,可能有蹲踞困難。安康骨科診所醫師張嘉哲表示,蹲踞困難的檢測標準為雙腳掌併攏、蹲到底、維持腳跟不離地,若髖、膝、踝任一關節受限,都會造成蹲踞困難,而孩童中較常見的是踝關節受限,典型狀況是出現墊腳蹲,建議平時可多伸展腳踝、訓練肌力,改善症狀。
張嘉哲在臉書專頁「張嘉哲 骨科醫師」發文指出,最常因學校健檢而到骨科門診的項目,就是蹲踞困難與脊椎側彎。若踝關節受限造成蹲踞困難時,傳統骨科會建議,不會痛就不用處理,各種處理方式都沒有實證表示有幫助。
但他指出,若腳踝角度受限,行走時每一步可能出現問題,對足弓、腳掌、膝蓋產生額外負擔。因此,蹲踞困難常伴隨著功能性扁平足。每個人生活中都需要走路,跑、跳動也都是從步態週期延伸,若這種明顯會影響步態的情形,能先保養、預防,增加身體應付活動的能力,就應先做好。
2動作改善蹲踞困難
張嘉哲表示,身體基礎能力包含關節活動度、穩定自身重量的肌力等,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掌控。建議有蹲踞困難、腳踝活動度受限時,應評估不足的能力並改善,例如活動度不足時就好好伸展,動作不穩定時就訓練肌力:
●伸展:弓箭步伸展,前後腳距離1腳掌,且前腳膝蓋超過腳尖8-10公分,腳尖方向須完全對正前方。
●肌力訓練:雙腳併攏直接蹲,腳跟離地前停住,停留30秒至2分鐘,目標至少大腿平行地面。
張嘉哲提醒,針對一般族群,有運動習慣遠好過於沒運動習慣,且有肌力訓練、做伸展運動遠好過於完全只有專項運動。但其實不處理並沒有錯,只是當限縮到個案、尤其真的有傷害產生,應認真考慮更精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