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有耳硬化症想開刀,又擔心術後繃帶包紮,搞得像割耳大畫家梵谷?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耳鼻喉部利用內視鏡替人體最小的骨頭~鐙骨做手術,把發生病變的截除後置入活塞式的人工聽小骨替代鐙骨傳導聲音。不僅傷口小、有利術後復原,更不需要用繃帶包紮頭部,相對簡便。1名受此病困擾2年的張先生就這樣處理了他的左耳耳硬化症,果然術後恢復良好,身體不適感減除很多,左耳聽力狀況也改善,隔天就能返家休養。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醫師羅大烜說,耳硬化症是中耳的1種骨質病變,當病變影響到聽小骨中的鐙骨,聲音傳導就會變差,造成聽力減退。耳硬化症常見於白人,且以女性為好發對象,女性跟男性發生率約為2比1,是種經由基因遺傳的疾病,所以約有一半的病人可發現家族遺傳現象。
他說,這種疾病多需經聽力檢查和電腦斷層診斷,常見的症狀是聽力變差、耳鳴、另極少數病人伴隨有頭暈、平衡感變差等。
他說耳硬化症的主要症狀就是聽力變差,大多是單耳漸進式的發生,初期是低頻率的聽力喪失,慢慢的,其他頻率的聽力也會逐漸變不好,並且可能由單耳演變成雙耳聽力下降。耳鳴的表現可能為嗡嗡聲、嘶嘶聲、隆隆聲、鈴聲等很多樣。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只有手術最為有效。不過,耳硬化症早期還不需手術的病人,或是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可用配戴助聽器的方式改善聽力。
至於耳硬化症的手術則針對人體最小的骨頭~鐙骨執行,也就是把發生病變的鐙骨截除,再放入活塞式的人工聽小骨替代鐙骨傳導聲音。
羅大烜說,傳統手術需從耳後打開1個約5公分的傷口,以致術後必須用繃帶包紮頭部,這樣外觀上難免有點讓人聯想到知名畫家梵谷,術後照顧也較不容易。改用內視鏡手術相對傷口小、不用頭部繃帶包紮,病人可以較早出院回復一般生活。只是手術完應避免用力擤鼻子、打噴嚏、咳嗽等震動到耳膜的動作,也避免快速轉動頭部或搭飛機、登高山等,這些都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不過因有些病人術後可能會有耳鳴、頭暈、聽覺過度敏感、顏面神經麻痺、聽力下降等併發症,所以有意手術改善病情的患者,必須跟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
羅大烜提醒,如果自己有聽力變差狀況,或親戚中有人從年輕時聽力就比較差的人,建議可先接受聽力檢查,以鑑別是否真有耳硬化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