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部分的人都有過打點滴的經驗,急診醫師翁梓華指出,其實大部分的點滴只是營養補充品,如果還能吃,讓腸道吸收比吊點滴有效率;濃縮藥物的載體,避免藥物濃度太高引發血管炎;限制病患行動的工具,讓病患好好休息;以及讓急診醫師以點滴時間換取診斷空間的工具。
翁梓華在臉書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分享,點滴是一種透過靜脈注射給營養的方式,醫師可能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酌量添加營養物質像是B群、鉀離子等,因為一瓶急診常用的含糖補充液D5W 500c.c.,裡面只有25公克的糖,打完也才100大卡的熱量,除非是吐到不能吃、要準備開刀、病人狀況需要精準控制輸液量、急救大量失血等原因,急診醫師才會安排點滴治療。
翁梓華表示,點滴也作為藥物的載體,有些藥物被設計地相當濃縮,如果直接打到血管內,會因為濃度太高而引發血管炎,這時把藥物加在點滴裡,再打入血管中才有治療效果。
翁梓華說,點滴也被當作限制病患行動的工具,有些到急診的人,其實只是身體過度疲勞,適度的休息就會改善,而點滴剛好可以限制病患的行動,給他們充分休息的理由,好好休息後,身體狀況自然也會變好。
除了上述功用外,翁梓華指出,點滴也是給急診醫師觀察的工具,由於在急診室,許多疾病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進行診斷,但急診醫師又擔心放讓病人出院會使病情惡化,而留在急診室,也無法做什麼立即治療,這時吊一瓶大約6-8小時的點滴,能讓急診醫師以時間換取診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