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憂鬱會默默地潛伏於身邊,總在人們最脆弱時,伺機而動,但可能是對此病症的認知不夠多,許多人都不太會去正視,導致病情愈加嚴重。對此,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在臉書粉專「身心科 李旻珊醫師」發文分享憂鬱症6大迷思,希望民眾對憂鬱症有進一步認識,能盡早尋求協助並積極治療。
李旻珊指出,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會有心情持續低落、強烈的無意義感、覺得自己不夠好、拖累其他人、明明很累但睡不好、異常疲倦、不想動、不想出門、沒有食慾、離開這世界比較好的想法,且人們也時常會有一些迷思,例如:
●憂鬱症只是想不開而已,想開一點就好了?
李旻珊表示,負面情緒跟思考就像感冒會咳嗽一樣,自己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樂觀就不會得到憂鬱症?
李旻珊說,悲觀性格確實比較容易罹患憂鬱症,但不代表憂鬱症患者一定具有悲觀性格,有些人個性開朗,仍無法避免憂鬱症侵襲。
●憂鬱症自我篩檢量表分數高,就代表一定有憂鬱症?
針對憂鬱症自我篩檢量表,李旻珊提到,只能做為參考,不能只根據量表分數,就判斷自己有沒有罹患憂鬱症,還須經過醫師診斷。
●憂鬱症就算不治療也會自己好?
李旻珊說,有些憂鬱症患者具有復原力,跌到谷底後,會慢慢復原,就像動物經過冬眠,會恢復生氣,但這過程很難熬,有些人可能需要半年到1年,工作、課業都會受影響,曾有研究追蹤100名憂鬱個案,1年後只有4成個案完全恢復,其餘個案要不是部分恢復,就是沒恢復。
●藥物治療吃1週沒有效果就不吃了?
李旻珊提及,抗憂鬱的藥物,一般至少需服用2週,才會漸漸出現療效,有些甚至4-6週,才會有明顯的效果。
●藥物一旦開始吃,就要吃一輩子?
針對此迷思,李旻珊表示,要看疾病的嚴重度,通常1個療程為9-12個月,並不用吃一輩子 。
李旻珊也建議,平日要多關心自己和親友的身心狀態,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優質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