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癌症仍是奪走國人性命的罪魁禍首,然而疫情下癌症篩檢量直直落,去年四癌篩檢量較疫情前減少近1/4,篩檢陽性追蹤率也掉了5.2%,國健署今(25日)邀集國內4大醫學會代表及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一同出面呼籲,疫情期間癌症並沒有消失,疫情趨緩後應積極篩檢與追蹤,掌握黃金治療期。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最新癌症篩檢資料顯示,2021年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等四癌篩檢總量為388萬9310人,發現的癌前病變數有3萬9061人、癌症數有7537人。進一步比較2021年篩檢總量較2020年減少14.6%,若與沒有疫情時的2019年比較,更減少了23.4%。
陳秀熙指出,四癌篩檢就是超前部署,癌症如未及時阻斷癌前病變,晚期個案存活率只會越來越低,不同癌症從有症狀到無症狀約需2至5年,前幾年檢查沒問題的「安全期」已過,現在正是需要趕快回來檢查的時候。以統計模型推估,每投資1元在篩檢上就可回收5元,推估四癌篩檢每年可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的醫療支出,疫情回穩之際民眾也應返回常態,積極篩檢、追蹤維護健康。
早期發現乳癌 提高治療品質降低死亡率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提到,民眾常會因媒體報導某明星因乳癌過世,才又開始注意到應該做乳房篩檢,或摸到硬塊才趕快到醫院,但其實「乳癌不是摸出來,是篩出來的!」東方女性乳腺緻密,尤其4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透過乳房超音波即可發現鈣化點,搭配乳房X光攝影及早發現病灶,有篩檢至少四成的晚期乳癌,能避免乳房被切除,減少化學治療比例,不只是降低死亡率更能提高治療品質。
4成民眾超過3年沒有做抹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強調,癌症治療不只是要活下來,更要有好的生活品質,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佳,早期治療有較多選擇,初期有機會保留子宮,若拖到晚期、手術範圍較大,還可能傷害到周邊器官,術後還可能需要長期裝尿袋,有4成民眾超過3年沒有做抹片,呼籲應積極篩檢。
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 降低26%死亡風險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呂宜興也說,口腔癌是看得到病灶的,但疫情期間大家都戴口罩,「反正看不到也沒關係」的心態不願正視疾病,讓口腔癌中晚期才診斷比例再攀升。他提醒,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者,定期每2年1次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若等到中晚期,就可能要做大範圍的切除,對於吞嚥、語言都會受到很大的障礙。
疫情影響 大腸癌篩檢減少兩成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即使沒家族史、不做任何篩檢,在台灣每15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大腸癌,然而相較疫情之前,大腸癌篩檢減少兩成,疫情結束並不會把癌症帶走,反而會因為這兩年「很多事情沒有做」,腫瘤被養得更大,尤其癌症進程不會逆轉,若未能及時介入阻斷癌前病變,晚期個案的存活率只會越來越低。
國健署長吳昭軍也表示,沒有篩檢不代表癌症不存在,擔心的是沒有篩檢,就沒有辦法早期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導致後面造成更嚴重的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人數增加。提醒符合癌症篩檢資格的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就近有參與公費癌篩的院所,定期接受篩檢,若結果有異常也請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追蹤及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