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忍不住想吃口冰降暑氣,然而市面上的冰品通路從攤販或超商、超市都有,冰品存放的衛生環境,值得注意。食藥署說明,冰品、冰棒、冰塊及相關配料若保存不當,很容易造成微生物孳生,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情況。
尤其當冷凍或冷藏保存控管不當、儲存時間過長、儲存的容器及環境衛生不佳或是水質受污染、製作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製作器具不整潔等,都可能造成飲食危機。
選購前留意現場環境與操作人員 把關店家衛生
食藥署提醒,冰品相關販賣業者要落實自主管理,例如多留意冷凍冰箱溫度需維持在標準範圍內(-18℃以下);作業區環境、設備及器具需保持清潔;食材放置時需離地,倉儲作業應遵行先進先出原則。此外,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從業人員,工作時應穿戴整潔之工作衣帽及戴口罩;手部應經常保持清潔,工作前或手部受污染時,依正確步驟洗手,也不得留指甲、塗指甲油與配戴飾品。
選購時留意店家來歷、環境及冰品標示 儘速食用完畢
1.確認店家有沒有完成食品業者登錄:先至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查詢,確認店家有沒有完成食品業者登錄。
2.注意現場工作人員與環境是否保持整潔:注意現場工作人員與環境,確認製備過程、作業環境、器具及盛裝容器是否保持清潔。
3.檢查冰品包裝及標示是否完整:民眾購買包裝冰品如冰棒、霜淇淋時,應檢查包裝及標示內容是否完整。
4.選購後儘速使用完畢並放入冰箱保存:選購後的冰品要儘速食用完畢或放入冰箱保存,才可防止細菌孳生。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8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