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1名60歲男子在日前突感胸口不適,隨即意識不清,家人呼叫沒反應、打119求救,119線上指導家人做心肺復甦術(CPR),救護員到場給予AED電擊並送奇美醫院急救。急診醫師做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掃瞄發現CPR按壓位置不正確,調整按壓位置幾分鐘後恢復心跳,確診是急性心肌梗塞,加護團隊接手照護住院20天後出院。
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劉祐彰指出,台灣每年約有1萬8千多位急症病人於到醫院前心跳停止(OHCA),整體存活率不到10%,幸運存活的病人擁有良好功能者更是稀少。要成功搶救這類病人,必須讓急救生命之鏈(如患者家屬、救護員到醫院)的每1個環節都能完整串接,其中高品質CPR更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直接影響OHCA病人的存活率。
劉祐彰依據美國心臟醫學會的治療準則建議,CPR按壓位置是在胸骨下半部、約是兩側乳頭連線的中點,按壓深度至少5公分、速度為每分鐘100至120次,確保胸部完全回彈與盡量減少壓胸中斷。但因每個人體型構造皆不相同,很難找到1個適合所有病人的按壓位置,因CPR按壓位置正確與否,直接影響OHCA病人急救成功率,有53%OHCA病人,因按壓位置錯誤、壓迫到心臟主動脈出口,影響血流循環,導致存活率降低。
劉祐彰表示,奇美醫院急診部是全台少數引進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設備的急診單位,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在急救時能持續對心臟掃瞄,透過它可即時監測壓胸狀況,如果按壓位置不佳甚至壓迫到心臟出口,可由此儀器導引調整到正確的壓胸位置,來改善血流循環、增加恢復自主心跳的機率。
奇美醫院統計,該院到醫院前發生心跳停止(OHCA)的病人整體存活率逐年上升,從2019年的9.8%提高到2021年16.51%,若病人發生心跳停止時,有被目擊且是可以電擊心律,存活率更可達到66.7%。但劉祐彰強調,OHCA病人即使恢復循環心跳,不代表醫護搶救生命的工作結束,仍需要心臟血管內、外科醫師執行緊急心導管或手術治療,再由加護病房團隊接手復甦後照護與目標體溫控制,最後接續復健科與精神科給予完整的身心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