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民眾或許知道一般同樣成分的藥品可以分成原廠藥(brand drugs)及學名藥(generic drugs),但兩者有沒有差別呢?食藥署對此解釋,只要是經過衛福部核准的藥物,不論原廠藥或是學名藥都一樣有效。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研發新藥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成本,經過漫長的動物試驗與人體試驗以確保藥品的療效與安全,所以一旦藥廠研發出新的藥品時,一般各國會給予新藥上市後的專利期,讓藥廠能夠回收研發成本。在台灣,法律給予新藥20年的專利期,在專利期間只有原藥廠可以生產此藥品。
食藥署指出,當原廠藥過了專利期,其他藥廠就能夠生產相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同療效的藥品。由於已經有原廠藥對於人體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學名藥得以節省很多研發成本。此外,學名藥廠為了打入市場,在藥價上互相競爭,使得學名藥的藥價通常會比原廠藥來得便宜。
藥價便宜不代表效果差
食藥署提到,雖然學名藥的非活性成分及合成方法可能與原廠藥不完全相同,但在上市前都必須與原廠藥進行「生物相等性試驗」或「生體可用率併臨床試驗」,確保兩者療效一致。此外,國內核准的學名藥製造廠皆是符合國際PIC/S GMP標準的藥廠,透過嚴格把關以確保藥品的品質穩定。
食藥署提醒,學名藥能夠減少病患及健保的財務負擔,也能預防原廠藥品短缺問題,並不會因為價格較低而影響療效。例如常用的止痛、退燒藥物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就有許多不同廠牌,其實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