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男性患者因罹患心血管疾病,已連續3年在血管內放置支架,膽固醇數值也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卻在就診時再次被醫師告知需要再放一根支架,後經多方面檢測,才發現他體內的膽固醇顆粒較小,較容易使血管阻塞,所以接下來透過功能醫學營養素4年的調理後,不僅讓血管品質變好、變得更平滑,後續再也沒放過任何支架。
瀚仕整合功能醫學中心醫師歐瀚文表示,膽固醇數值不是絕對,顆粒大小才是重點。一般民眾對於心血管都有一定程度的迷思,認為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越高,就越容易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歐瀚文在臉書「歐瀚文醫師 功能醫學」與個人網頁指出,膽固醇多年來一直被冠上原罪,大多數人都認為只要是數值超標,罹患三高的風險就會越高;但根據研究顯示,人體的壞膽固醇數值即使偏低,也還是會有患病的風險;但同時,膽固醇是建構體內細胞膜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膽固醇數值的高低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非絕對。
歐瀚文以馬路比做血管說明,如果馬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坑洞,經過的車子就容易卡在坑洞裡並導致塞車,所以除了檢視馬路上車子的多寡(膽固醇數值的高低)之外,更應該多保養馬路的品質,以減少體內發炎的情況。
歐瀚文進一步說明,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在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時,膽固醇顆粒大小是很重要的因子之一,由於體內壞膽固醇顆粒偏小,就容易潛入並累積於血管內皮,同時也因為容易氧化,所以更可能會造成體內發炎和降低血管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