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科學園區一名42歲男性工程師,有反覆血尿問題,卻因工作忙碌,遲遲未就診治療,直到右邊腰側痠痛到無法開會,才急奔急診,經檢查發現是雙側腎結石作怪;另一名40歲女性,平時吃素,為了增加嗜口性,飯菜習慣再加醬油、鹽巴,飲料代替水喝,某天因為發燒、肚子疼痛掛號急診,經轉診泌尿科影像檢查發現左腎臟有2、3顆小石頭(腎結石),其中1顆掉下來卡在輸尿管,而引起肚子疼痛、腎臟發炎。
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黃賢祥醫師表示,該名工程師在公司健檢報告早已檢查出反覆血尿問題,但遲遲不治療,直到結石作怪才不得不就醫,這種選擇「慢點面對」的病人在門診不算少見,另一名婦人過往有腎結石病史,偶爾會自行排出石頭,但都不以為意,長期到診所藥局拿藥吃,同樣拖到結石長到長0.6、寬0.5公分引起劇烈疼痛才就醫。
所幸兩位病人經使用德國進口「新一代體外震波碎石機」治療後已痊癒,順利解決長期頑疾。
黃賢祥提醒,結石拖延不治療,恐因發炎而越長越大顆。一般來說,0.5到2.5公分的結石可使用「新一代體外震波碎石機」,將結石震碎成沙粒狀,日後隨著尿液自然排出,門診40分鐘治療,不需住院、免麻醉,術後隔天即可恢復日常生活。
黃賢祥指出,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在都市裡長時間久坐久站的族群,相比勞動高的族群更容易好發結石。避免成為「結石製造機」,應重新檢視飲食習慣和作息,像是久坐久站的辦公室和百貨業、少喝水排尿的無塵室工作;愛吃精緻飲食、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常應酬、重口味、少運動、飲料代水的生活型態,還有尿酸偏高、痛風、肥胖、三高的族群,都會增加「卡石」風險。
有結石病史更要每半年回診追蹤,多喝水、少憋尿、健康飲食才是預防結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