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因耳朵痛懷疑是中耳炎就醫,經過診斷是因壓力過大、習慣咬緊牙關而引發的顳顎關節炎,醫師表示,除了耳腔構造內的發炎和感染會引起耳朵痛之外,耳朵周圍組織或其他器官疾病也會產生轉移性疼痛。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亮宇在臉書粉專「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發文指出,耳朵痛是耳鼻喉科門診裡經常碰到的症狀之一,然而除了耳朵本身的健康狀況會引起疼痛之外,隨著耳部以外的其他身體病變也會讓耳朵產生轉移性疼痛。以下介紹原發性耳痛、續發性耳痛等2種可能造成耳朵疼痛的情況。
原發性耳痛
指耳痛源來自於耳部本身的疾病,也就是耳腔構造內的發炎和感染。
●外耳道發炎:大多是因為自行摳挖耳朵,導致皮膚出現傷口,而有疼痛、滲出分泌物等發炎症狀。
●中耳炎:好發於小孩,因為感冒或容易過敏造成鼻涕逆流,使得中耳腔受到細菌感染而有耳朵發炎、腫脹疼痛現象。特別是在夜晚睡覺時,耳痛的程度會更為劇烈,這是因為躺下時鼻涕易堆積在鼻子後側、引起鼻塞,當呼吸不順時便容易衝到耳咽管讓耳痛加劇。至於成年人發生中耳炎,則大多是參與潛水活動或搭飛機,感冒不正確擤鼻涕,過程中沒有做好耳壓平衡造成鼻涕逆流的緣故。
●耳帶狀皰疹:長在耳朵部位的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患者曾感染水痘病毒,病毒進到人體後,即使痊癒了仍潛伏在神經節內,後因免疫力低下而再活化為帶狀疱疹。有一部分的人剛開始會以耳朵痛來表現,然後慢慢長出小水泡、耳朵皮膚也會變得紅腫。
格外要注意的是,假使就醫後還是有耳朵疼痛的症狀,務必盡快回診,以便醫師及時判斷是否為耳帶狀皰疹並給予正確治療,否則可能會侵犯顏面神經造成顏面神經麻痺,伴隨有嘴歪眼斜或臉部不對稱等現象。
●黴菌感染:當耳部受到黴菌感染較嚴重的話,也會造成耳朵痛。
續發性耳痛
指耳朵周圍組織或其他器官疾病。當耳朵疼痛或不適是由其他器官的問題引起,如喉嚨、口腔或下頜關節等處有感染或疾病時,都可能經由神經傳遞、形成轉移到耳朵的痛,因此常使人感到混淆。
●顳顎關節炎:在臨床門診中,最常被病人誤以為耳朵痛是耳朵本身發炎引起的,就是顳顎關節炎了。顳顎關節屬於我們咀嚼系統的一部分,一旦發炎時不僅會在耳前方出現疼痛,有時還會延伸到頭部、臉部、脖子等處。顳顎關節發炎的主要原因有牙齒咬合不正、過度只使用某一側咬嚼東西、睡覺磨牙、喜歡吃質地堅硬的食物,以及如文章開頭所提因壓力情緒不自覺咬緊牙關等因素所致。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分布在臉部周圍,是控制臉頰、口腔感覺的神經,當受到動脈的壓迫或肌肉的擠壓時就會產生陣發性的疼痛。不過這種疼痛感和發炎感染的程度不太一樣,會比較強烈尖銳、有如被電擊般,甚至只是風吹都會誘發疼痛,且發作的時間有時僅短短數秒。由於牙齒的感覺神經和三叉神經是同一條,所以也可能引發牙痛,導致有些病患是在拔牙後發現疼痛未改善,或是跑遍診所醫院、繞了一大圈之後才確診。
●感冒喉嚨痛:耳道和喉嚨是由第九對和第十對神經支配,接著再匯集到腦部, 所以會讓病人產生感覺上的混淆,其實是喉嚨痛但卻傳導至耳朵。
●口咽癌:口咽位於口腔的後側,而口咽癌是台灣很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很多人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可能會有吞嚥不太舒服的現象,還有一部分患者會有耳朵疼痛不適的情形。
●其他症狀:比較少見的像是偏頭痛或頸椎神經受到壓迫,也會造成耳朵痛。
陳亮宇提醒,日前新聞報導一位病人耳朵痛卻以為自己是中耳炎,自行買藥使用好幾個月都沒痊癒,就醫檢查這才發現扁桃腺嚴重潰瘍,切片後確認是因口咽癌引起。因此特別要呼籲,引起耳朵疼痛的病因五花八門,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就醫。若經醫師治療後耳痛仍未能改善,也要立即回診再進行其它檢查揪出病灶,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