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運動傷害,除了碰撞造成的挫傷、扭傷之外,其實有更大一部分來自於微小傷害累積,像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病變、髕骨肌腱炎、甚至椎間盤突出、椎弓解離等,往往都是反覆的微小傷害累積。骨科醫師張嘉哲在臉書專頁「張嘉哲 骨科醫師」分享,從「3個平面」來預防傷害。
張嘉哲指出微小傷害的成因,常來自於其中一個平面的活動度不夠,必須在另一個平面偷距離,因此產生「無法控制的代償」,顧名思義是「被迫做出」的代償動作,在動作過程中你將無法避免這種代償模式,反覆多次單一的代償模式,就會在組織上累積傷害。
3個平面
●矢狀面:彎曲、伸
●額狀面:內收、外展、側彎
●水平面:內轉、外轉
例子1、
腳踝「矢狀面」活動度不夠造成用腳掌外八(脛骨外轉)在水平面偷距離。
●矢狀面受限:跟腱過緊或腳踝沾黏,造成腳踝背屈不足。
●水平面代償:用脛骨外轉(腳掌外八)偷距離。
像走路、跑步、運動就是要用到這麼大的腳踝角度,才有辦法維持穩定往前,但當角度受限、又想要做出動作,必定會在其他面偷距離來補足。
例子2️、
髖關節「矢狀面」活動度不夠造成用腿開開(股骨外展+外轉)在額狀面偷距離。
●矢狀面受限:淺層臀大肌緊繃,造成髖屈受限。
●額狀面代償:腿打開(股骨外展)
髖關節彎曲不足,是在坐姿、蹲、前彎等動作時,會大幅增加腰椎彎曲角度,所以一部分腰痛的病人,為減少坐姿時腰椎的彎曲,會用腳開開的坐姿來代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