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台灣天氣悶熱,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陳映庄提醒,防疫期間帶小孩出門都會「全副武裝」,戴口罩、面罩,全身包緊緊,但遇到高溫時就需擔心出現等「熱傷害」,陳映庄也針對發燒、熱衰竭、中暑分別做出分析。
陳映庄在臉書粉絲專頁「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發文指出,小孩的體溫控制能力不如大人,稍微熱到可能就會有熱衰竭或中暑的現象,現在出門除了常常全身包緊緊外,坐娃娃車若直接套上防風罩,白天走在外面就可能就會熱壞孩子,所以一定要隨時注意孩子狀況,並適度通風、補水。
為了協助民眾能分辨孩子狀況,陳映庄分別列出發燒、熱衰竭、中暑的症狀,並點出該如何處理。
1、發燒:體溫38-41度,通常會先覺得冷,體溫接著上升,常同時會有頭痛、噁心、全身無力等症狀,原因為感染發炎,期間會覺得忽冷忽熱、體溫起伏;處理方式為「發燒前期保暖,後期打開散熱,可視情況使用退燒藥」。
2、熱衰竭:體溫36-38度,體溫通常是正常或略升,會有頭暈、噁心、無力、皮膚蒼白、抽筋等症狀,原因為在高溫環境下大量流汗,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失衡,危險性較低;處理方式為「盡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通常能很快恢復,但使用退燒藥並無效果」。
3、中暑:體溫39-42度,甚至更高,除了高體溫外,還會出現頭痛、昏迷、皮膚乾燥、心悸、呼吸急促、胸悶、血壓下降等症狀,原因為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常,好發於孩童、長者、酗酒者和慢性病患者身上,期間患者雖體溫及高,但身體卻沒什麼汗,且體溫越高,死亡率也越高,處理方式為「緊急送醫治療」。